•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杂技剧创新创作研讨会在濮举行

    首页 > 濮阳 > 正文

    日期:2019-09-20 11:30:46    来源:濮阳日报    
           9月19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杂技剧创新创作研讨会在我市举行。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王仁刚,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出席研讨会。
           近年来,中国杂技的杂技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本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战上海》等全国9台新创精品杂技剧在我市进行展演,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杂技剧这一艺术形式,并从不同角度对杂技剧的创作和编排提出了见解。
           王仁刚说,我国是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国,有着3600余年的发展史,拥有高空杂技、地面杂技、魔术、马戏和滑稽等多个门类。随着观众审美需求变化,杂技表演样式开始从单个节目发展到主题性晚会及剧目的宏大创作。而杂技剧的创新创作进一步拓宽了杂技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杂技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实现了杂技创作理念的重大革新和杂技表演形式的标志性突破,乃至引导杂技的教学、训练、创作、管理和营销的重心、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对当代杂技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他同时指出,杂技剧当前还存在技巧和剧情“两张皮”、剧目同质化、演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各杂技团体和艺术家共同努力破解。
           “杂技剧拥有相对完整的戏剧结构,注重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起承转合,且文化意义和叙事能力得到进一步开掘。可以说,杂技剧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是创新思维在杂技界的一次大胆实践。”中国杂技家协会研究部主任郭云鹏认为,杂技剧一改传统杂技的创作手法,以杂技节目为主体,辅以魔术、滑稽为补充形式,揉入舞蹈、戏剧、音乐等姊妹艺术的相关元素,充分利用舞美、灯光、音响等表现手段,使杂技表演从过去单纯的“技”的表演,转换与提升为对艺术的表演。这种全新的创作形式,极大提高了中国杂技的审美价值,促进中国杂技向综合表演艺术的方向快速发展。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尹力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全国杂技同仁来共同见证新中国杂技的最新发展成果,本次杂技艺术节意义非凡。她说,杂技是近几十年舞台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艺术,取得的成果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杂技剧的跨界带动了整个杂技行业的生态变化,今后要着重加强杂技教育中对演员表演能力、文化水平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尹力的建议被不少与会者提及。大家认为,杂技剧的兴起,对杂技表演者在舞蹈、音乐、戏剧乃至文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杂技教育需求新求变,更加重视培养具有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和舞台表演能力的新型杂技演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与会人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现实题材的杂技剧的创作力度,不断深化和加强杂技创作过程中的原创精神,充分弘扬中国杂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容,充分发挥中国杂技博大精深、富有情理意境的艺术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主题创作经验,塑造独特的、民族的、个性的当代中国杂技形象。
           此外,部分与会专家还结合各自编排的剧目,就如何用杂技的本体语言充分表达剧目的中心思想,以及杂技剧目如何与戏剧、音乐等姊妹艺术紧密地融合,同时又能突出自身的特色等方面提出了中肯意见。 (濮阳日报记者 樊欣欣)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 

    下一篇:国外马戏杂技人士点赞濮阳杂技艺术
    上一篇:市纪委监委 市委巡察机构:把握总要求 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