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防治乙肝 亟须突破“三低”困境

    首页 > 濮阳 > 正文

    日期:2025-07-31 09:57:14    来源:濮阳日报    
           7月28日迎来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防治面临“三低”困境——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从1992年的9.72%下降到2020年的5.8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显著下降,防控成效明显。但目前我国仍有约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仍是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
          乙肝病毒具有“沉默伪装”特性,肝脏缺乏痛觉神经,许多感染者在肝硬化、肝癌悄然逼近时仍浑然不觉。这种生物学隐匿性,与“无症状即无病”的认知误区交织,形成独特传播温床。35至55岁本应是家庭健康防线的中坚力量,却常因忽视筛查,成为疾病传播的薄弱环节。一旦延误治疗,倒下的不只是个体,更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要突破“三低”困境,关键在于激活“社会共治”的力量。家庭应成为提升知晓率与筛查率的第一道防线。推动成年人“一生一次”筛查、疫苗查漏补种、对30岁以上感染者的治疗动员,看似微小,却是逆转低诊断率的关键起点。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已将治疗指征扩展至近95%的感染者,创新药物纳入医保,使“应治尽治”成为现实。但政策利好的阳光要真正普照,还需社会协同发力:社区要破除“谈肝色变”,提升筛查意愿;企业应摒弃入职体检中的隐性歧视,消除感染者顾虑;媒体要普及科学知识,戳破“偏方神药”的谎言。
          “病耻感”是加剧“三低”的顽疾。74%的感染者担心传染家人,折射出社会包容度的缺失。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的科学常识,本应成为社会共识,却被误解为歧视的利刃。家庭的理解、学校的科普、单位的无差别对待,都是破除偏见、提升“三率”的关键支撑。
          “世界肝炎日”的警钟再次敲响:突破“三低”困境,刻不容缓。唯有当家庭小防线与社会大体系在共治理念下无缝衔接,科学认知涤荡愚昧与歧视,乙肝病毒才能不再威胁生命,每位感染者都能及时、体面地接受治疗,没有肝炎的未来才能成为现实。这正是以“社会共治”突破“三低”困境的终极目标,也是健康中国最坚实的足迹。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   

    下一篇:强化水质管理 确保水质合格率100%
    上一篇: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