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傍晚时分,濮阳县富民路创业市场渐渐苏醒。一排排整齐的摊位亮起暖黄灯光,烤串的滋滋声、摊主的吆喝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成曲,勾勒出城市夜生活的鲜活图景。这个曾因占道经营困扰居民的路段,如今化身“烟火气”与“秩序感”并存的夜经济地标,诉说着民生与治理的和谐乐章。
走进市场,多元业态如画卷般展开。小吃区里,李阿姨的烤串摊前围满食客,铁架上的羊肉串在炭火上翻滚,撒上孜然的瞬间香气四溢。“以前在路边摆摊总担心城管巡查,现在有了固定摊位,每天能卖三四百串,收入翻番了!”她笑着擦汗,身后的电子秤与油烟净化器有序运转。不远处,王师傅的“老濮阳手工面”摊前,擀面杖起落间,劲道的面条落入沸水,搭配独家熬制的骨汤,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
手作区弥漫着文艺气息。返乡青年小张的“黄河泥陶”摊位前,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茶杯与摆件,他一边演示拉坯技艺,一边感慨:“在家门口创业既能照顾父母,又能推广非遗,市场还帮我们做了宣传展板。”服饰区里,张姐的童装摊挂满卡通卫衣,前来挑选衣服的顾客络绎不绝。“现在摊位集中,客流稳定,周末一天能卖几十件衣服,比以前游击摆摊省心多了。” 夜色中的张姐笑意盈盈。
商户的这份安心源于濮阳县城市管理局的精细化管理。该县富民路未来城段,曾经因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的无序乱象让城市管理陷入两难。近年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该县在富民路东未来城段规划设置市场,作为发展地摊经济市场建设试点,容纳县城东区早市、夜市占道经营商户入驻。城管“喊你来摆摊”的智慧管理让商户放心经营、安心赚钱。
城市管理部门制订富民路夜市经济一条街管理办法,合理安排经营时间,经营户需按时入市退市、文明经营,做到不妨碍交通、不扰民;由投资方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市场的日常经营秩序管理,接受城市管理部门的监督,并积极配合做好其他工作;落实环保管控措施,监督规范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正常使用,杜绝油烟排放污染环境;市场管理办做好经营秩序维护,保证通行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从路段规划到设施改造,从商业街亮化到电力升级,每一步都凝聚着“便民利民、规范发展”的决心。目前,濮阳县富民路创业市场容纳200余家商户,带动500余人就业。当暮色降临,市场的灯火仍温暖着归人,见证着一座县城“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讲述着小地摊烟火升腾的民生故事。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