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黄桃枝头俏 果农丰收笑

    首页 > 濮阳 > 正文

    日期:2024-08-20 10:06:03    来源:濮阳日报    
           七月桃养人,八月桃生津。眼下,正是黄桃丰收的季节。
           8月14日,记者一走进南乐县张果屯镇丁庄村豫飞腾种植专业合作社,接连成片的桃树就映入眼帘。只见一颗颗套着纸质“外衣”的黄桃,挂满了枝头。剥开“外衣”,金灿灿的果子露出真容,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桃林内、包装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称重、打包、装箱,好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看这几颗黄桃个头儿多喜人,尽量挑大的摘,小果再让它长两天。”“分拣的时候要精心挑选,把坏果和特别小的果挑出来,咱得对客户负责。”丁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豫飞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电铎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桃园,一边叮嘱工人注意事项。看着黄澄澄的桃子,他的脸上难掩喜悦之情,并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主打品种‘锦绣黄桃’,比一般的黄桃个大、肉多,口感软中带硬,甜多酸少,很受市场欢迎。”丁电铎给记者细细算了一笔账,“我们的果树正值盛果期,每亩产量5000斤左右,平均每斤3元,每亩地产值1.5万元,再减去成本5000元,每亩纯利润1万元左右,这520余亩果树纯利润就是500余万元!”
           黄桃产量这么高,销售咋样?能全部变现吗?面对记者的疑问,丁电铎很淡定。“销售不是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不少客户。今年,上海一家农业公司和我们签了合同,交了10万元定金,把整个果园的黄桃全部包了,无论大小果,有多少要多少,现在每天都要拉走4大车。”
           交谈中,一连串的数字听起来令人艳羡,可如今的硕果累累却来之不易。
           丁电铎年轻时原本在南乐县一家银行工作,1998年下岗后,他到天津第六建筑公司务工,一干就是12年。2010年,一次偶然机会,他从新闻上看到国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激发了他回家的念头。从天津返回老家后,当年,丁电铎就流转土地50亩,种植大蒜、洋葱、辣椒等农作物,不过因缺乏管理经验,产量上不去,也没挣到钱。2016年,南乐县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他积极响应,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决定试种黄桃。
           说干就干。丁电铎成立了豫飞腾种植专业合作社,靠着多年打拼积累的本钱,带领丁庄村6户村民一起种植黄桃。“刚开始我们也不是很懂,流转了100亩地,从山东考察引进了3个品种,但是在咱们这边不适应,结出的果子品相差,口感也不好,亏了不少钱,把家底都赔进去了,心里真是打怯。”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丁电铎感慨道。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和考察,合作社又先后从上海林科所引进“锦绣黄桃”,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黄金蜜桃1号、5号、7号,从威海引进星红二号苹果等品种。丁电铎一边种植一边摸索,通过在河南农业大学培训、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等管理知识,并请教果树专家,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黄桃种植能手,并培养团队核心成员丁自军、丁水箱具备了国家二级农技师资格。为了提高水果品质,合作社严格按照黄桃的种植要求,坚持合理用药,使用有机肥,人工除草,采用生态防虫法,确保“有机、环保、绿色、无公害”鲜果进入市场。
           经过多年努力,丁电铎的合作社获得了省级农民示范社、省级生态农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丁庄村被认定为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他本人还在省2024年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濮阳选拔赛中荣获初创组一等奖。“早在2020年,我们种植的黄桃就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而在前几天,南乐黄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后我们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丁电铎高兴地说。
           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丁电铎走上了致富道路。2021年,看到他种植黄桃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村民想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丁电铎就带领大家一起干。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110户,合作社每年按比例对社员进行分红,同时聘请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还建了一座冷库用于黄桃储存保鲜,丁庄村黄桃产业从此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的产业道路,黄桃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100亩发展至500余亩。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仅让果农增收,也让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黄桃生长期,工人负责剪枝、打药、除草、套袋、管护;到了成熟期,采摘、分拣、装箱等工序用工量更大。“我在果园里干活,工作轻松,离家还近,一天保底能挣80块钱,够零用了,如果干得多,挣得还多!”正在给黄桃进行分拣的村民丁大娘乐呵呵地说。
           “村民增收了,我心里也高兴。”望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桃林,丁电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抓好种植的同时,我们要建一个集采摘、品尝、游玩、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基地,形成春天赏花、夏天摘桃、秋尝鲜果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群众增收、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的多赢。”本报记者 樊欣欣 文/图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

    下一篇:上半年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居全省第三
    上一篇:校企合作育人才 产教融合谋发展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